随着听力康复和干预措施不断发展,听力评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听力评残不仅为患者提供精准支持,还帮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听力状况,从而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整个评残流程中,听力评定无疑是核心环节。
什么是听力评定?
简单来说,听力评定是由县级残联及其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对申请残疾人证的个人开展的一项专业评估。
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和听性脑干反应等多种检测手段,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并评估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简单来说,听力评定是由县级残联及其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对申请残疾人证的个人开展的一项专业评估。
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和听性脑干反应等多种检测手段,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并评估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准确的结果是听力评定的核心。本期我们将探讨如何借助最新技术和标准流程,进一步提升听力评估的精确度。
01 精准听力评定
在听力评定中,精确的设备和技术标准是确保准确结果的关键。想要获得可靠的听力数据,选择对的工具非常重要!
听力计的选择
选取覆盖0.5、1、2、4 kHz等关键频率
插入式耳机或耳挂式耳机声输出强度范围必须包含25~100dB HL
每5dB一挡
测试音:插入式耳机或耳挂式耳机测试音为纯音,扬声器测试音为啭音
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标准。
对于0至3岁儿童或其他无法配合测试的群体,传统的行为测听方法可能不太适用。这时,需要借助听性脑干诱发反应仪、耳声发射仪、声导抗仪等设备获得更为客观的数据。
02 测试环境
想要得到精准的听力测试数据?除了科学的测评方法,良好的测试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理想情况下,测听室应该具备低噪音、合理空间布局,达到减少外界干扰,确保设备正常运作的目的。
但在现实中,环境或场地受限的情形客观存在,无法完全满足理想条件,这时,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补救措施来降低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03 因龄施策:不同年龄量身定制测评方案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生理发育和配合能力上差异较大,针对性测评能提高听力评估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康复。
0~3岁婴幼儿:多维评估,确保精准
6个月~3岁的儿童婴幼儿听觉系统尚在发育,难以配合传统测试,因此我们一般采用综合测听的方法:
①使用电耳镜或声导抗测试排查中耳问题
②结合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来初步确定听力损失
③通过视觉强化测听或听觉观察法获取各频率的听阈数据
0~1岁儿童的听力残疾评定:
DPOAE测试未通过
排除中耳疾病(通过电耳镜检查或声导抗测试)
ABR波V反应阈≥90dB nHL
依据视觉强化测听法或听觉观察法获得0.5、1、2、4 kHz纯音听阈值
以较好耳4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平均值为依据,评定听力残疾等级
2~3岁儿童的听力残疾评定:
DPOAE测试未通过
排除中耳疾病(通过电耳镜检查或声导抗测试)
ABR波V反应阈≥70dB nHL
依据视觉强化测听法或听觉观察法0.5、1、2、4 kHz纯音听阈值
以较好耳该4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平均值为依据,评定听力残疾等级
对于0-1岁婴儿,ABR波V反应阈值≥90 dB nHL可能被评定为一级或二级听力残疾;
2-3岁幼儿则根据具体频率结果确定级别。
4~5岁上儿童:人性化精准评估
4~5岁儿童,游戏测听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提升测试的趣味性,降低孩子的紧张感,还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听力数据。
特别注意
如怀疑中耳疾病或严重听力损失,还需进一步进行声导抗测试或其他测试,确保评估全面准确。
6岁及以上人群:直接测定
可采用纯音测听法,直接获得500、1000、2000、4000 Hz的听力阈值,计算出较好耳4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平均值。
注:判定标准参考上方附图。
参考文献:
[1]孙喜斌,刘志敏.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听力残疾标准》解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02):105-108.
[2]郗昕,卜行宽. 听力损失分级的变化及对耳科听力干预、公共卫生和残伤评级的影响[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58(06):612-620.DOI:10.3760/cma.j.cn115330-20230215-00072
[3]李珂珂.我国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03):97-99.